感染内科现有医护人员43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11人,硕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人,讲师、主治医师4人;主任护师2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人。开设肝病专科门诊、发热门诊、VCT门诊等专科特色门诊和病房,承担医疗教学和科研等任务,承担省、市和学院多项科研课题,获得教学成果一项,发表论文共100多篇,参编专著10部。 本科诊治范围为各类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各类肝病及其并发症、未明原因的发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手足口病等,病房开放床位70张,年门诊量4万多人次,技术力量较雄厚,拥有人工肝治疗仪1台,呼吸机2台,腹水超滤回输机1台,心电监护仪10台,对感染性疾病的诊疗及抢救水平在粤西地区处于领跑地位,率先在粤西地区开展人工肝、腹水回输等新的治疗技术,每年成功抢救了大量危重疑难病例。对病毒性肝炎和肝病更有独到的治疗经验,近年来采用人工肝,新的抗病毒方案以及中西医综合治疗重型肝炎,明显提高了治愈率。 感染内科拥有一栋建筑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的病房,病房内设施齐全,每间房内配有卫生间、壁柜以及中心供氧等,室内整洁舒适,病房周围有花园,环境幽美,是治病疗养的好地方。 感染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将竭诚为患者服务,热情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医生姓名:苏汝好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感染内科
医生姓名:郑伟强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感染内科
医生姓名:郑春梅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感染内科
医生姓名:张武英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感染内科
广东医学院呼吸内科创建于1971年, 是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重点科室,呼吸内科人才梯队合理目前科室医师14人(其中教授、正主任医师7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1人),全科医生中80%以上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博士一人,在读博士2人。2009年,病房进行了全面装修,使病床数由40张增至60张,其中拥有7张呼吸重症监护病床,为成功抢救ARDS、重症哮喘、COPD、重症肺炎等患者,提供了条件。2000年广东医学院呼吸疾病研究室升格为呼吸疾病研究所。 我科目前开展了呼吸系统各疾病的诊治,对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肺心病、哮喘、肺炎、气胸、胸腔积液等具有相当高的治愈率,对疑难危重病的诊治水平居粤西之首。率先在粤西地区建立了呼吸病危重症监护单元,建立了COPD专科病房,对COPD病人在诊断、治疗、康复、预防方面进行国际化的规范诊治,同时投入巨资在病房配备了电子支气管镜、内科胸腔镜室,成功开展了呼吸疾病的介入治疗,显著提高了呼吸疾病的诊治水平,吸引了粤桂琼交界地区的患者前来就诊。至今我科共培养硕士生40多名,各类进修医生数百名。 近年来,中标省级课题4项,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数十项,取得科研经费80余万元。获得湛江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先后发表SCI论文3篇,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论者200余篇,取得中国发明专利1项,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参编全国教材1部。
医生姓名:吴斌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呼吸内科
医生姓名:易震南
综合评分:4700
医生资格:副主任医生
科室细分:呼吸内科
医生姓名:伍俊
综合评分:4700
医生资格:副主任医生
科室细分:呼吸内科
医生姓名:孙杰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呼吸内科
(一)基本规模 1、房屋面积满足本专科诊疗、科研,设有多媒体教学课室 2、科室实际开放床位数108张。 3、是医院临床一级科室,拥有两个病区及独立的护理单元。 (二)人员标准 1、专业技术人员依法执业,梯队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高、中、初级比例)合理达标。 2、临床科室有50%以上护理专业中级职称人员。 3、专业技术人员:博士3名,硕士9名。 4、院内有老年病专业必须的实验室及辅助技术人员。 5、专科带头人为正高级职称;有较高的医疗、科研、教学水平,学术造诣较深,学术态度严谨、工作作风扎实,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任湛江市骨质疏松分会副主任委员。 6、科室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方案,扎实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医务人员“三基三严”训练,积极参与医务人员在职继续教育活动。近两年分别派选两名医师到美国就读博士及进修学习;两名在外院及本院在读博士;在职硕士医师及护士轮派在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及相关科室学习进修与短期专项培训,占全科室总人数的30%以上。 (三)设备标准: 具有湛江市重点专科必备技术所需的设备、仪器和相关装置,并具有保证达到市内同专业前列或先进水平所需要的先进诊疗设备,并已开展相应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四)科研水平 1、积极以科技为动力,贯彻落实“科教兴医”战略,树立科学严谨、求真务实、创新协作的思想。针对危害老年健康的危重、疑难、多发性疾病诊治中的难点,突出老年医学专科特色,进行了老年性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老年骨质疏松、老年人糖尿病等应用性研究。 2、制定有切实可行的科技远期发展规划和每年实现的年度计划目标及确保实现的措施,有健全的科技管理制度及操作常规并落实到位。 3、2011年获广东省科学基金课题立项资助1项。近3年获得及参与湛江市级科研课题立项资助6项、广东医学院青年基金1项。近三年老年科医护技人员发表SCI论文2篇、在省级以上正式出版的医学期刊杂志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0多篇。 4、医院支撑具有老年病科研究工作需要的相应的实验室,其设备、设施,完全能满足本专业科研需要。 (五)技术水平 1、全科医护技人员能熟练掌握并独立完成老年病专科规定的必备项目,预期疗效较好。 2、积极引进并开展体外反博、骨密度检测等技术项目。 3、近两年来老年病科联合心血管专科开展下肢动脉闭塞、冠心病等介入治疗技术;联合神经内科开展了老年人痴呆症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等填补了市内老年病专业空白,可达同专业省内先进水平。 (六)教学水平 1、老年病科为广东医学院临床本科教育实习、医院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获有广东省粤西地区全科医学教育及临床培训基地资格。同时承担广东医学院临床本科诊断学、内科学、全科医学、护理学等理论授课,有专职教师,并具有培训场所和相应的基本教学设备,出色完成教学、进修和培训任务。 2、具有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梯队,针对各类教育培训对象制定有完整的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实施细则及管理制度。 (七)建设目标 针对老年人常见多发病的诊治、预防、卫生宣教以及老年人的养老、健养等制定有切实可行的专科远期发展规划;制定每年度实现的目标计划,有确保实现目标的措施。 二、专科基础条件 (一)专科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简介 老年病科1989年4月6日成立,是粤西地区建立较早的老年病专业学科,根据科室特点及患者要求,1990年即率先在院内创建了由专职医师、护士主管的家庭病床,优先在院内设立专家门诊、特殊(家庭)门诊。自科室创建以来,一直致力于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疑难病的探索研究,广泛宣传老年人疾病的医疗卫生和预防保健知识。2010年医院专项投入进行科室整修,病房面积完全满足本专科的日常诊疗需要,设有专用多媒体教学课室,布局合理。目前老年病科设两个病区,科室实际开放床位从原来的58张扩增至108张,拥有两个独立的护理单元。 (二)相关科室整体实力的说明 现有科室人员:专科护士26人。学历结构:博士3人,硕士9人,本科8,大专以下学历23人。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11人,中级职称11人,初级职称18人。其中护理中级职称以上占50%(高级6人、中级7人、初级13人)。年龄结构:30岁以下人10人;30岁~50岁32人;50岁以上1人。专业技术人员获有医院或学院先进个人、优异护士、优异管理者等称号。。基本设备除了医院多种相关设备支撑外,本科室具有多功能心电监护仪10台;心电图机2台;动态心电图测定仪1台;动态血压测定仪1台;体外反博治疗机1台;医用震动排痰机1台;超声骨密度测定仪1台;呼吸机2台。具备的设备可满足日常医疗护理工作,亦符合全科医学科医师培训细则要求。主要疾病的种类呼吸系统疾病:慢阻肺、老年性肺炎、胸腔积液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和心瓣膜病(介入)治疗、高血压病等;神经系统疾病:脑梗死、脑出血、PD、AD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甲亢、DM、OP、高脂血症、痛风;泌尿系统疾病:高血压肾病和糖尿病性肾病、BPH;消化系统疾病:老年人PU并出血、结肠炎、腹腔积液等其他系统疾病及肿瘤:老年人贫血、各系统肿瘤等。年住院病人近2000人次,病床使用率达110%,年门诊量9566人次。入院与出院临床诊断符合率:94.3%,临床治愈好转率:90.7%,近年来分别获医院先进科室、优异服务奖等。 (三)专科发展目标 未来五年将继续针对老年人常见多发病,提高专科医疗的诊治水平。加强本专科医护人员三基理论技术培训,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重视专科人才队伍建设,制定有切实可行的专科远期发展规划,做好预防、卫生宣教、老年人的养老、健养以及社区服务,立足本地区病确保先进先进水平,辐射邻边区域。鼓励亚专科发展方向,做到人人有专科,人人有一技特长,涉及方向领域宽广,包括呼吸病学,神经病学、心血管内科学、内分泌、危重病医学等专业。重视科研,积极开展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申报课题,撰写并发表论文。
医生姓名:冯德辉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老年病科
医生姓名:扈友庄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老年病科
医生姓名:杨彬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老年病科
医生姓名:张梅丽
综合评分:4700
医生资格:副主任医生
科室细分:老年病科
内分泌科成立于1970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专业门类齐全,在粤西地区内分泌界前列的学科。是粤西地区较早的内分泌专科,在粤西地区较早开展胰岛素泵治疗、感觉阈值测量、甲状腺穿刺等先进技术。较早成立粤西地区内分泌专科实验室和研究室。 本学科设有专科专病门诊,编制床位48张,我科共有各类技术人员31人,其中医师13人,护理专业人员18人,;其中小于30岁者70.42%,30~50岁人员占29.58%。医师学历构成:本科以上占100%;硕士达50%,引进博士1人,护理人员本科以上占50%。医师职称构成:正高47%,副高15%,中级15%,初级23%。 我科以“爱院、求实、自强、拼搏”为动力和目标,致力创出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性腺和肾上腺疾病诊治为特色,内分泌代谢性常见病为基础的科室。
医生姓名:苏建民
综合评分:4700
医生资格:副主任医生
科室细分:内分泌科
医生姓名:黄贵心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内分泌科
医生姓名:武革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内分泌科
医生姓名:刘付贞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内分泌科
历史沿革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病学科始建于1971年,1998年成立神经病学实验室,2002年新增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成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0年成立神经病学研究所并与暨南大学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同年通过国家评审成为神经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011年获批“广东省‘十二五’神经变性疾病与衰老研究医学重点实验室”,2012年获“广东省衰老相关心脑疾病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卫生厅)”和“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教育厅)”。 师资队伍 学科现有医生28名、专职科研人员19名及医技人员7名,其中正高10名,副高10名;博士14名、硕士32名,海外留学者7人;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12名。 临床医疗 学科有病床140张,建有神经科一、二区和NICU病区,兼设神经电生理室和脑血管超声检查室。开设脑血管病、癫痫、神经变性疾病(帕金森病与痴呆)、头痛与神经痛特色专家门诊。病区配置了优良的治疗环境和先进诊疗设施,有日本光电脑电图仪、日本光电视频脑电图机,动态脑电图机、以色列RIMED经颅多普勒仪、日本光电肌电诱发电位仪、中央监护系统、多动能监护床、呼吸机、除颤仪、多功能心电监护仪、超声波扫描脑血管治疗仪。 近3年来年平均门诊量3.5万人次,年平均住院人数3200人次。是粤西地区脑血管病预防、诊疗及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科室作为粤西地区较早建立的神经病学科,一直肩负着粤西地区神经系统急危重症及疑难病症的诊疗任务和各级医院的临床诊疗指导任务。 人才培养 学科承担广东医学院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神经病学和神经生物学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建科40多年来培养了一万多名临床医学本科生,12年共培养硕士研究生75名,博士后5名。先后选送6名医生到美国、日本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研究,3名护士到美国和香港学习新技术、新项目。 科学研究 神经病学研究所实验室面积1000平方米,下设细胞培养室、细菌室、生物组织标本库、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神经病理实验室和模式动物研究平台。近5年来先后承担了40项科研项目,其中17项,省部级16项。主编《神经病学(案例版)》和《实用神经疾病定位诊断学》等专著。发表论文200多篇,SCI收录30篇。获省级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 主要研究方向:神经变性疾病研究,脑血管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血脑屏障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投递研究,干细胞与神经损伤修复的应用基础研究。取得的主要成绩:①首次报道RAGE基因是中国人群阿尔茨海默病(AD)及多发性硬化易感基因;②率先提出线粒体自噬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保护作用;③国内首先开展以Aβ为靶点的磁共振分子影像技术研究;④率先利用斑马鱼为模式动物研究血脑屏障通透性;⑤与美国密州堪萨斯城VA医学中心合作,揭示了GRK5基因缺陷在AD病理发生中的分子机制,发现3种GSK3β抑制剂可下调Aβ生成与聚集;⑥发现EPCs动员是TIA患者后继脑梗死重要脑保护机制之一;⑦发现细胞膜微粒有望成为脑卒中早期诊断标记物和治疗新靶点;⑧证实了整合素ɑ5β1对缺血缺氧后脑内血管新生起关键调节作用,部分阐明了卒中后内源性血管新生机制。
医生姓名:赵斌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神经内科
医生姓名:李龙宣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神经内科
医生姓名:陈煜森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神经内科
医生姓名:许志恩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神经内科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肾病内科是粤西地区以及桂、琼交界地区肾脏疾病防治中心、科学研究中心和高层次人才培训中心。该学科1996年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厅重点扶持学科和广东省卫生厅“科教兴医”重点学科;1999年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学科;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医学特色专科;自1996年以来该学科一直是广东医学院重点学科。 本学科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6名;教授(主任医师)10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讲师、助理研究员)4名,住院医师(助教、研究实习员)7名;主任护师2名,副主任护师9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11名,护士6名;助理工程师1名,主管技师1名,技师1名,技术员1名。其中3人具有博士学位,10人具有硕士学位。学科带头人刘华锋,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是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本学科分设专科门诊、专科病房、血液净化中心和肾病研究所等机构。肾专科病房有定编病床72张,年均住院病人2000余人次,年门诊量近3万人次。借助肾病理诊断和丰富的经验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推行,目前本专科对慢性肾脏病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遥遥前列于粤西其它医院。承担了本地区绝大多数肾小球疾病的诊治,慢性肾病专科病人的门诊量和住院量超过湛江地区其它肾病专科的总和。血液净化中心设备完善,诊疗技术、管理技术及病人的生存质量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特别在血管通路建立方面有较大优势,周边医院难治性血管通路建立是在本专科的指导下完成。2011年共完成普通透析23000多例次,至少占湛江地区血液透析量的一半。此外,年开展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200余人次,动静脉人工内瘘成形术近300例次,中心静脉置管术约500人次。本学科目前有维持性腹透病人100余人,占湛江地区腹透病人90%以上,腹膜透析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对周边医院(如广东省农垦医院、廉江市人民医院等)腹透技术的开展进行无私指导。肾病研究所是本学科的独立使用的实验室,配有石蜡切片机、冰冻切片机、免疫荧光显微镜、普通显微镜、病理图像教学演示系统等肾活检设备,另外还拥有总值500万元的临床和科研双用仪器设备,现常规开展尿常规、尿红细胞形学检查和肾活检等专科技术,其中年肾穿刺活检术约500例次,是粤西少有的肾病理诊断中心。 本学科诊治的常见疾病包括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IgA肾病、急性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梗阻性肾病、尿酸性肾病、狼疮性肾炎等等,诊疗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粤西地区先进水平。 本学科研究基础扎实,已形成了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1)肾小球疾病免疫病理损伤的研究,(2)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3)慢性肾衰一体化治疗的研究。本学科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科技计划项目3项,市厅级科研项目10余项,目前在研课题经费200余万元;近5年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篇;研究成果分别获得2005年、2010年湛江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及2006、2011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主编《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肾内分泌学》及《肾脏急症学》等专著多部。肾脏内科一直是肾病专科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1989年成为国内首批硕士授权单位,近十年共培养博士6名(与中山大学联合培养)、硕士100多名,现有在读硕士生20余名,近十年还接受肾专科进修医生近50名。
医生姓名:刘华锋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肾内科
医生姓名:莫湛宇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肾内科
医生姓名:许勇芝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肾内科
医生姓名:麦伟民
综合评分:4700
医生资格:副主任医生
科室细分:肾内科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成立于1978年。消化内科从创科之日起,就注重人才的培养,逐步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医疗护理队伍。本学科现有在职医护人员39人,医师系列20人,护士系列21人;目前科室在编教授、主任医师7人,占40%,平均年龄45.4岁,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人,平均年龄41岁,主治医师4人,其中博士1名,在读博士2名,硕士研究生9人,博硕比例占67%,实验技术人员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5人,主管护师3人,护士12人。专职内镜护士3人。 消化内科病房、实验室位于住院部大楼5楼,拥有病床54张,目前配备了多套先进的奥林巴斯及富士电子内窥镜(胃镜、结肠镜、超声内镜、十二指肠镜)、胶囊内镜及其他内镜治疗设备,同时也配备了各种危重疾病抢救的设备,对消化系统的急危重疾病如上消化道大出血、肝硬化、肝性脑病、重症胰腺炎、重症胆管炎、炎症性肠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广泛开展内镜下治疗技术,紧跟省内内镜治疗先进水平,开展如下内镜治疗技术:在粤西地区首次开展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硬化剂和套扎治疗术、内镜粘膜切除术(EMR)、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贲门失驰缓症内镜下肌肉切开术(POEM)、内镜下经食管粘膜下遂道剥除术(STER)、可回收支架治疗食管良性穿孔术;开展了食管、胃肠息肉高频电、氩气刀、硬化剂注射及套扎治疗术;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内镜血管夹、注射等止血术;内镜下硬化剂治疗预防消化性溃疡再出血;上消化道狭窄扩张术;胃造瘘术;空肠置营养管术;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内镜下胆管取石术;胰胆管引流和支架置入术、消化道异物(鱼骨、鸡骨、胃柿石等)内镜下钳取术、尤其是套扎术在湛江地区率先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较大程度地阻止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及降低其再出血的发生率。使原来必须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人,在内镜治疗下能达到治愈目的。在湛江地区率先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解除了患者的恐惧感及痛苦,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每周一到周日均进行胃镜及结肠镜检查,能准确诊断胃肠道炎症、溃疡、肿瘤等病变,对胃肠道早期癌症诊断率高,同时也可以进行内镜下微创治疗。对急诊病人可进行急诊胃肠镜检查,另外还可进行术中胃肠镜检查,协助外科医师寻找胃肠道病灶。从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建立以来我科一直承担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的本专科及成人的诊断学及内科学的教学工作,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自建院至今,据不完全统计,我科承担的科研课题有国家自然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厅级项目7项、市级项目共19项,目前在研的有国家自然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基金1项、2项省厅级科研课题、4项市级科研课题,目前在研经费达100多万元。 我科诊治范围如下: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阑尾、结肠、直肠,消化腺:肝脏、胆管(胆囊)、胰腺,这些器官的病变都属于我科的诊治范围。诊治疾病包括消化道出血、食管裂孔疝、贲门失驰缓症、胃食管反流病、各种原因所致的食管狭窄、食管癌、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球溃疡、肠系膜压迫综合征、胃癌、胃肠息肉、消化系结核病(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消化道憩室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酒精性肝病、肝硬化、肝癌、肝囊肿、细菌性肝脓肿、肝性脑病、急性或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急性或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各种食物及农药中毒等。
医生姓名:祝斌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消化内科
医生姓名:梁坚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消化内科
医生姓名:周宇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消化内科
医生姓名:李根武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消化内科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简称广东医附院)是粤西地区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和重要基地, 三甲医院,全国百佳医院,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拥有MRI、DSA、64排CT等大型高端设备,综合诊治能力位居粤西地区之首。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是医院重点科室,是我院三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 心血管内科一区现有医护技人员 39 人,其中教授 7 人,副教授 16 人,硕士导师2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9人。每年收治病人4千例 ,年门诊量 9万人次。经过我们几代人的努力,人才辈出,学科建设快速发展,是粤西地区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中心,发挥地区龙头作用。医院科室装备先进、齐全,配有目前粤西地区先进的双臂心血管造影仪、冠脉内超声(IVUS)、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心肌ECT、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仪(IABP)和体外反搏治疗仪,心血管专用心脏彩色超声机、遥测心电监护系统、动态心电血压检测仪、低频气压治疗仪、微波治疗仪、床旁快速TNI检测仪、床旁快速血气分析仪等。科室建设的理念是每个病房都是CCU病房,规范诊疗,疗效要好,疗效要快,缩短平均住院日,充分合理使用宝贵的医疗资源。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区致力于心血管介入诊断、治疗及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的研究,并取得显著的成果。我科于20世纪90年代率先在粤西地区进行心血管疾病介入诊断和治疗,至今全面成熟地开展和应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几年介入诊断和治疗病例年均达到500余例,抢救了许多急危重症病人。 现在我们常规开展和研究:(一)经股动脉和/或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特别是复杂、高危、CTO等PCI技术具有很高水平;(二)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直接PCI、补救性PCI)、复杂及高龄高危PCI等;(三)二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四)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五)肥厚型心肌病化学消融;(六)主动脉夹层和胸腹主动脉瘤的覆膜支架植入术;(七)肺梗塞的介入治疗;(八)肾动脉狭窄等外周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紧急床边临时起搏;(九)持久人工心脏起搏治疗,特别是生理性起搏(AAI、DDD、DDDR等)、埋藏式自主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和心衰再同步化治疗(CRT/CRT-D)等具有很高水平;(十)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以上介入诊断和治疗技术处于粤西地区领跑地位,达到省级先进水平。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区临床科研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近年快速发展。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已参加多项国内多中心大规模药物临床试验,主持省(厅)级、横向合作科研课题多项,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横向联系课题一项,省(厅)级立项横向合作科研课题多项,发表相关科研学术论文20余篇。
医生姓名:莫振兆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心内科
医生姓名:吴铿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心内科
医生姓名:黄石安
综合评分:4700
医生资格:副主任医生
科室细分:心内科
医生姓名:陈建英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心内科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由我国知名血液病专家程爽教授创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1986年成为广东医学院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临床学科之一;是粤西地区成立较早、医教研综合实力较强、临床诊疗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血液病专科。年住院病人1400多例次,年门诊量超过2万例次。 目前拥有临床血液学和实验血液学两个学术团队,医疗技术人员16名,检验技术人员5名,护理技术人员28名,其中博士学历者3名,医师中硕士以上学历者占63%。科室开设血液专科门诊,白血病、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等专病门诊;设有普通病房和层流洁净病房两个病区,开放床位共61张,包括9张万级层流床和4个百级层流仓;并附设1个专业实验室——血液疾病研究室。 血液内科临床业务技术除按照诊疗指南规范开展的各项血液系统疾病常规诊疗技术以外,根据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MICM)分型诊断并结合患者不同的临床特征,应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大剂量阿糖胞苷强烈化疗的缓解后治疗方案根治部分预后中等及良好的年轻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个体化设计青少年和老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化疗方案和小剂量化疗联合表基因调控治疗中、高危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我科娴熟应用的3项特色临床诊疗技术。 血液疾病研究室成立于1976年,分设止血与血栓检验室、细胞形态学检查室、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验室和细胞培养室,目前拥有骨髓细胞成像分析系统、全自动电泳分析系统、荧光定量PCR仪、正置荧光显微镜、遗传分析工作站、低温高速离心机、超低温冰箱和CO2培养箱等专用仪器,已建立NK细胞、调节性T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等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白血病MICM分型诊断及血栓与止血检验技术等三大技术支持平台,可以开展各种临床血液检验诊断的常规项目和新技术项目,并承担血液病学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近年来已独立或与外单位合作完成多项科研项目,获省级科学技术成果奖2等及3等奖各1项,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市厅级科研项目11项,各类项目资助经费总额近200万元。
医生姓名:杨志刚
综合评分:4700
医生资格:副主任医生
科室细分:血液病科
医生姓名:林斌
综合评分:4700
医生资格:副主任医生
科室细分:血液病科
医生姓名:陈永振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血液病科
医生姓名:袁宇宁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血液病科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风湿免疫病的发病日益增多,已成为当今较常见和较多发的疾病之一。我院风湿免疫科正是应运而生、专门诊治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新兴学科。 作为粤西地区头家独立运作的风湿免疫科专科,我科设有独立住院病床和专科门诊,并拥有一批年轻但富有经验的医务人员。科室医生均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正高级职称2人,硕士学位2人。我科学科带头人谢彤主任医师长期从事风湿免疫病临床一线工作,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常见风湿病有一定临床经验。尤其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的治疗有深入的研究,并在粤西地区处于领跑地位。 本专科一直致力于风湿病的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及相关研究。主要开展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痛风、银屑病性关节炎等各种骨关节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炎性肌病、系统性硬化、干燥综合征、白塞病、血管炎、风湿性多肌痛、结节性脂膜炎、成人Still病等各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诊疗服务,有一整套系统全面的诊断治疗及随诊方案,能有效地控制病情的稳定,减少病情的复发。 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咨询就诊,我科将竭诚为您服务!
肝胆外科的前身为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在国内享负盛名的老一辈外科专家的带领下,肝胆外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渐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并于1987年开始从普通外科中独立出来,1989年初具规模,率先在粤西地区开展肝脏Ⅰ-Ⅱ级肝管切开取石加肝门部胆肠攀式吻合术等先进的诊疗技术,1994年率先在粤西地区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随着肝胆外科医疗技术人员的壮大,以及肝胆疾病诊治水平的提高,1995普通外科(肝胆专业)获得广东医学院首批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并开始招生,标志着我院的肝胆外科对肝胆疾病的诊疗进入了临床和科研相结合阶段。进入21世纪后,肝胆外科在学科带头人林木生教授的带领下学科取得较大发展,2000年被评选为广东医学院重点扶持学科,2002年成立肝胆外科研究室,学院和医院投入将近100万元用于学科和研究室的建设,为该学科在肝胆疾病研究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成为广东医学院重点学科。为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2004年在肝胆外科的基础上组建了粤西地区一位肝移植中心和腹部微创外科,成功开展了湛江市的首例肝移植手术,并开展了高难度的肝脏及腹腔镜手术,标志着肝胆外科的综合实力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近年来在新一代学科带头人李明意教授的领导下,学科发展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学科的医、教、研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学科建设、临床诊疗、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现在肝胆外科隶属有肝胆外科研究室、腹部微创外科及疝和腹壁外科疾病诊疗中心。有博士导师1人、硕士导师6人,教授6人,副教授3人,讲师、主治医生5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1人、在读3人,具有硕士学位5人、在读硕士研究生2人,1人担任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湛江市外科学会主任委员,3人担任省级学术团体常委,另有多名专家在国家、省市级学术团体或学术期刊上任职。拥有病床60张,设有肝脏外科组、胆道外科组、胰腺外科组、微创外科组及疝、腹壁疾病外科组5大专业组,年开展手术1100余例,特别是对于肝脏肿瘤的外科治疗、微创技术治疗肝胆外科及疝疾病、高难度的胰腺及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水平在粤西地区处于领跑地位,某些技术在省内达到先进水平。近年来还开展了腹腔镜下肝癌切除、腹腔镜下脾切除及肝癌的射频消融等微创手术,并在粤西地区率先推行24-48小时出入院的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在科学研究方面,肝胆外科针对肝胆胰脾及疝疾病存在的某些热点问题,结合粤西地区的疾病谱特点,开展肝再生、肝癌的早期诊断及防治、疝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形成了三个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市级课题2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湛江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湛江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肝胆外科还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台湾省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台北医学院双和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等知名医院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多次邀请了国际肝胆胰外科协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允怡教授及中国胆道外科奠基人之一、工程院院士黄志强教授、中山大学附一院梁力建教授、中山大学附二院王捷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前来讲学和进行技术、学术交流,鉴于专科在省内有较好的影响力,肝胆外科已承办学术会议1次,省级学术会议2次,主办市级学术会议多次。在老一辈外科专家的优异领导下,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肝胆外科不断发展壮大,现已逐步发展成为粤西地区集医疗、科研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外科中心。
骨科学专业始创于1973年,其时依托于大外科病区。1986年3月,骨科独立成科。建科伊始,人员短缺,设备不足,技术落后。然而,骨科人毅然吹响了冲锋的号角。伴随着南中国海的潮起潮落,骨科经历了26年的风雨洗礼,走出了一段不平凡的坎坷历程。26年的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几代人呕心沥血,艰苦奋斗,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已发展为集医疗、科研和临床医学教育为一体的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医疗服务优质的的临床科室,并逐渐成为粤西地区骨科疾病的诊治和研究中心。 近年来,在学科带头人曾荣副院长带领下,确立“以湛江为中心,向粤西各市区、全省乃至华南地区有效辐射”的发展思路,以“构建医、教、研综合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打造粤西地区较有影响力的品牌专科”为总体发展目标,学科逐渐进入高速发展轨道。2011年,骨科成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广东医学院重点扶持学科。 学科硬件设施齐备。现有病区2个,床位125张,下设骨科重症监护室、微创骨科研究室、骨质疏松诊疗室。拥有德国SIEMENS移动式3D X线机、美国NORLAND XR246 型双能X 线骨密度仪、脊柱微创后路扩张系统(QUADRANT)、脊柱外科动力工具、美国施乐辉关节镜等一批国际、国内先进的设备仪器,总值超过1 000万元,在粤西地区名列前茅。 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医疗组拥有正高职称医师8名,副高职称医师6名,主治医师9名,住院医师10名,技术员2名。其中博士4名,硕士10名。护理组拥有高级职称15名,中级职称4名,初级职称16名。 学科科研基础扎实。学科以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为依托,充分利用附属医院的临床资源与优势,积极开发适宜临床和转化医学的新技术,并将基础研究的成果积极向临床转化。目前拥有微创骨科技术团队、干细胞团队、骨质疏松团队、关节软骨损伤机制及修复团队4个科研团队。近5年共发表论文112篇,其中SCI收录4篇;承担省级科研项目12项、市厅级科研项目6项、校院级科研项目8项,科研经费共计108万;获湛江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学科专业设置合理。根据国内外骨科学发展现状及趋势,学科从2007年起进行专业细化,共分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创伤骨科三个亚专科。并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各专业方向的不同需求,逐步建立了相应的人才队伍和研究团队,有效促进了骨科的专业化发展。目前,正在筹备建立骨病/骨质疏松亚专科。 学科特色优势凸显。作为医院的发展重点和优势专科,充分利用医院人才、技术、学术以及现代设施设备条件优势,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标,以诊治多发病、常见病为工作重点,在脊柱微创技术、多节段复杂颈椎病的手术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技术、关节镜诊疗技术、严重肢体毁损伤的治疗等技术及相关病种中突出本院临床技术特色。在下一阶段,将以微创骨科技术作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脊柱外科 学术带头人曾荣教授。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其中博士学历2名,硕士学历4名。系统开展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脊柱骨折损伤、脊柱结核渗出期一期手术治疗、脊柱肿瘤、脊柱畸形矫形等常见病的诊疗,在此基础上开展复杂颈椎病前后路联合手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经口位颈椎前路手术、颅底凹陷症后路颈枕融合等高难度的手术。此外,从2006年起我科先后开展了经皮椎体成形术、QUADRANT系统椎间盘摘除术、SEXTANT系统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等脊柱微创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关节外科 学术带头人谭宏昌主任医师。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其中博士学历1名,硕士学历4名。开展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四肢骨肿瘤的人工关节保肢治疗,股骨头坏死阶梯外科治疗等常规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关节镜下辅助治疗关节内骨折同时行内固定、膝关节镜下行交叉韧带的修复重建、晚期强直性脊柱炎双侧髋关节置换、类风湿性关节炎后期掌指关节指间关节置换等高难度手术。从2008年起逐步开展了关节镜外科、人工关节翻修、人工肘关节置换、人工肩关节置换、人工掌指关节、指间关节置换等各种新技术,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 创伤骨科 学术带头人林柏云副教授。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2名,其中博士学历2名,硕士学历2名。开展四肢骨折、骨盆髋臼骨折、四肢软组织损伤等常见病的诊疗。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严重肢体毁损伤的保肢治疗、复杂四肢骨折治疗、四肢显微外科治疗、严重骨盆骨折治疗、重度火器伤治疗等高难度手术。逐步形成了枪弹火器伤的治疗、多种术式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等特色技术。近年开展了四肢骨折的微创治疗技术,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 本学科将继续依托广东医学院在粤西地区的品牌效应,积极发挥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城市综合性龙头医院的主体作用,依籍粤桂琼闽沿海地区区域中心的地理优势,力争到2020年,把骨科建设成为国内知晓、省内知名、区域知名的脊柱创伤疑难病治疗中心、微创骨科技术培训中心、骨质疏松症诊疗中心和专科医师培训中心,成为中国华南地区较大、实用技术广泛推广、前瞻科研高效转化、高端人才汇聚的临床科研型骨科专科医院,实现建设国内优异现代化专科医院的目标。
医生姓名:曾荣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骨科
医生姓名:孙欣
综合评分:4700
医生资格:副主任医生
科室细分:骨科
医生姓名:李健宁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骨科
医生姓名:谭宏昌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骨科
1972年在外科中成立泌尿外科小组,医生2人,其中高抗强医师兼任外科副主任。在60~80年代,高振强、袁子彦医师是当时粤西地区泌尿外科元老级的人物。
医生姓名:郑土康
综合评分:4700
医生资格:副主任医生
科室细分:泌尿外科
医生姓名:许志坚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泌尿外科
医生姓名:吴舟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泌尿外科
医生姓名:吴宏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泌尿外科
神经外科是粤西地区较早建立的神经外科,1970年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成立神经外科学专业小组,1991年单独成立神经外科,目前拥有有两个病区病床共94张,其中ICU床位12张。自70年代以来,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临床和科研实力在粤西地区居于领跑地位。我科拥有粤西地区较齐全和先进的神经外科仪器设备:GE1.5T MR1台,螺旋CT1台,DSA2台,T2亚低温治疗仪1台,手术显微镜1台,德国诺道夫神经内镜1套,型号齐全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器械2套,多功能神经外科专用手术床2套,脑立体定向系统一套,CUSA(Cavitron Ultrasonic Surgical Aspirator)神经外科超声吸引装置一套,下一步医院准备购置GE3.0TMR、PETCT等设备。 神经外科在粤西地区较早开展高难度的颅内肿瘤切除术;较早开展脑血管病的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如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脑血管畸形切除和介入栓塞,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和介入栓塞等等。2004年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在粤西地区率先获得广东省医学会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外科诊治技术A级资质。近年来我科率先在粤西地区开展神经内镜手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技术、脑立体定向及功能神经外科手术,效果良好。每年诊治颅内病变病人约2000人左右,专长于:(1)颅脑损伤尤其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与综合治疗;(2)各种颅内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包括一般颅内肿瘤,特殊部位的颅内肿瘤,如颅底肿瘤,三脑室前后部肿瘤,脑干肿瘤;(3)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严重缺血性中风,脑动静脉畸形,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和显微手术治疗;(4)各类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5)先天性颅脑与脊髓病变的诊断与治疗;(6)颅内感染(如脑脓肿)的诊断与治疗;(7)锁孔入路行颅内肿瘤切除;(8)神经内镜下行脑积水、脑室内肿瘤、颅内囊肿、颅内血肿等各类手术;(9)立体定向手术、癫痫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该科有硕士生导师2人,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8人,共获得省级科研奖项2项,承担省级科研课题1项,市厅级科研课题18项,单位科研课题4项,总经费8万元,科研成果多项。神经外科长期以来,保持与国内外先进的神经外科单位联系,其中有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宣武医院、北京三博脑科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外科、长沙湘雅医院神经外科、英国皇家医学院伦敦医院神经外科。与他们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随时可以联系国内较有名较权威的专家,为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医生姓名:杨伟文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神经外科
医生姓名:许成杰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神经外科
医生姓名:罗学忠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神经外科
医生姓名:朱汝森
综合评分:4700
医生资格:副主任医生
科室细分:神经外科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创立于1962年,是广东省粤西地区较早成立心胸外科专科,较早在广东省粤西地区开展心脏和普胸外科手术,60年来为各地广大的胸心外科患者做了大量的医疗工作,学科稳步发展。胸心外科现有教授5个人,副教授1人,研究生学历8人,开放病床56张,ICU病床6张,配备有美国纽邦呼吸机、美国惠普、通用监护仪、除颤仪、微量注射器、美国产临时起搏器、Sarns 8000体外循环机,冷冻仪、ACT监测仪,ARROW主动脉内球囊反博泵、便携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等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开科至今已完成40000余例心脏、肺部、食管及纵隔疾病等心胸外科手术,常规开展心脏瓣膜置换、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纠治、大血管畸形纠治等心脏手术,并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现已成为广东省粤西地区技术力量较雄厚的心胸外科疾病诊断、治疗、科研及教学中心。2002年起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合作,开展了冠心病心脏不停跳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成功率98%,居粤西地区领跑地位;2003年,率先在湛江地区开展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明显地提高了冠心病,体外循环术后病人及其它心功能衰竭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有力地支持了其它兄弟科室的抢救工作。2006年,我科又开始了新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展,开展了胸腔镜微创手术。我科通过积极进行技术攻关,开展新项目、新技术。由单纯的电视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手术发展至今的全胸腔镜下纵隔肿瘤,亚急性脓胸清创及脓苔剥离,肺部小结节活检或某些肺部疾病作活检以明确诊断,手汗症作交感神经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加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全胸腔镜下全肺切除术,甚至成功开展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室间隔缺损修补及风心病瓣膜置换等高难度手术。胸腔镜切口与常规切口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较快,手术疤痕小而美观等优点。目前,电视胸腔镜手术在我院心胸外科已成为一门成熟的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也成为心胸外科优选的手术方法。我院心胸外科的全体医务人员将秉承“全心全意为患者”的服务理念,不断攀登胸部微创外科手术技术的新高峰,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医生姓名:黄一东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胸外科
医生姓名:程可洛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胸外科
医生姓名:何湛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胸外科
医生姓名:王志刚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胸外科
血管外科专业组于1992年在粤西地区率先创立,经过近二十余年的发展,学科水平已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在科研上,先后承担省级科研课题4项、市厅级科研课题3项;获省科技进步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SCI论文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多篇;培养血管专业研究生10名。在粤西地区率先开展了胸、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布加氏综合征根治,肠-颈、肠-房、肠-腔分流术、巨大颈动脉体瘤切除等高难度手术并获得成功;在国内率先提出股动脉结扎术治疗感染性假性股动脉瘤的治疗方案,并负责开展了系列研究;近年来,又开展了腔内微创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及夹层动脉瘤等高难度手术。我院的血管外科实行经典手术与微创治疗并重,凭借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雄厚的综合实力,介入、CT、MR等设备不断更新完善;麻醉、ICU等科室的密切协助,在攻克高难度病例时,我院血管外科具有更大的优势,为粤西乃至广东医学界和社会公认的权威医疗单位。 2007年4月成立了血管甲状腺乳腺外科,积极开展各项新技术,如小切口辅助超声刀甲状腺切除术、保乳手术、“麦默通”乳腺微创手术;注重专科手术规范化的完善,如甲状腺癌、乳腺癌根治术、超声刀清扫淋巴结等手术质量的提高。血管、甲状腺、乳腺外科于2008年被确立为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点学科。
医生姓名:李建文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血管外科
医生姓名:丁洪飞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血管外科
医生姓名:陈小东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血管外科
广东医学院整形外科于1980年12月4日由我国知名的整形外科专家郝新光教授创建。其前身是1971年设立的只有一名青年专业主治医师和16张病床的整形外科专业组。1978年11月设立整形外科研究室。1985年成为广东医学院首批整形外科专业研究生硕士点,1995年成立整形外科研究所。在中南地区创建整形外科专业学科,开展医疗、教学与研究工作。为广东地区整形外科专业的普及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建科以来,在郝新光教授、罗少军教授及梁杰教授的带领下,在一批批整形人的努力拼搏下,科室取得显著成绩。1984年起先后被省、市、学院命名为“文明单位”,1985年被省政府授予先进集体荣誉,1991年获省高校“七五”期间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八五”期间分别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市厅级一等奖2项,市科技重奖二等奖1项,记功一次。其中《烧伤晚期瘢痕畸形的临床治疗与研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攻克《高压电击穿胸壁合并心包、肺严重烧伤》的世界性难题。
医生姓名:左强
综合评分:4700
医生资格:副主任医生
科室细分:整形外科
医生姓名:张文广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整形外科
医生姓名:张培华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整形外科
医生姓名:张刚
综合评分:5300
医生资格:主任医师
科室细分:整形外科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在学科带头人许庆文的带领下已发展成一个集医疗服务、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充满活力,健康向上,不断发展壮大的临床科室和研究团队。科室自成立以来,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努力提高医疗水平,改善服务质量,一切以病人的利益为依归,较大限度的满足病人的要求,积极营造舒适、安静的就医环境,务求向市民提供高水平、优异质的医疗服务;坚持“以科研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努力提高基础与临床科研水平,积极引进新技术,根据本学科性质发展专科特色。 科室由住院病区和门诊组成。我科住院病区开放床位66张,每年收治病人1500例以上,开展各种手术1000例以上。 科室常年设置一支专业技术力量雄厚、责任心强的医护队伍,目前拥有医师14人,其中硕士导师1人,硕士3人,在读博士生2人,在读硕士生3人;教授/主任医师3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5人。 学科带头人: 许庆文教授,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临床工作27年。1994年曾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修腹部肿瘤外科,师承我国知名肿瘤外科专家余宏迢教授及邵永孚教授,曾作为协作医院代表参与了英国牛津大学发起的国际性研究合作课题《大肠癌门静脉插管化疗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2004年赴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进修腹腔镜胃肠肿瘤根治术;2009年赴台北医学大学医学院进修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擅长消化道(胃肠)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先后在我院率先开展全胃切除、间置空肠代胃(保留十二指肠功能)术;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手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等等。现任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广东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副主任。此外,还兼任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湛江市医学会胃肠外科学会分会主委。 2. 临床工作 胃肠外科临床治疗主要是胃肠道外科疾病、腹腔肿瘤、腹部腹腔镜微创手术、肛门直肠疾病(痔、肛瘘、肛周脓肿)等,其中腹腔镜手术、胃癌手术、结直肠癌手术、全直肠系膜切除(TME)、低位直肠保肛手术、吻合器痔切除手术、直肠脱垂悬吊固定手术技术达到粤西先进水平。自2004年起开展腹腔镜以来,经过全科医务人员的努力,近两年发展迅速,已可以开展除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以外所有的腹腔镜胃肠肿瘤根治术,取得满意的效果。目前,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已成为我科的常规手术,年手术量近300例。 近年来,我科大力引进各项先进技术,促进学科的协调发展。在粤西率先开展全胃切除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手术、全直肠系膜切除(TME)、低位直肠保肛手术,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日臻成熟的基础上完成了腹腔镜胃癌切除术、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等各种复杂的代表现代医学前沿的腹腔镜手术,进一步普及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及腹腔镜检术等多种微创手术,并先后引进了各类型胃肠吻合器、防肠粘连剂等现代高科技技术,使患者术后恢复及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直肠吻合器的临床应用,在没有降低患者生存率的情况下,增加了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我们还设了肛肠外科,为广大肛肠疾病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痔疮PPH术也是近来开展的新手术方式,与传统痔疮切除术和套扎术比较,有效地减少痔疮复发率,为患者提供了一种疗效好、疼痛少、出院快的治疗手段。 3. 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 我科作为外科硕士生培养点和住院医生培训基地每年承担研究生培养、住院医生培训、本科实习见习生教学和进修医生带教任务。建科以来,已培养医学硕士8名;在读硕士生5人。还帮助来自湛江各区县的医师完成了进修学习。 我科的主要科研方向为胃肠道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和诊治的分子机制研究。许庆文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广东省科研项目1项,湛江市科研项目3项,获得科研经费近20万元;主编出版专著4部,副主编及参编著作5部;先后在《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国普通外科杂志》、《华人消化杂志》、《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实用癌症杂志》、《广东医学》等发表论文30多篇。 作为湛江医学会胃肠外科学分会首届主任委员单位,我科于2010年和2011年成功主办了两届湛江市医学会胃肠外科学学术年会,与粤西地区参会代表共同探讨目前胃肠外科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及诊疗共识,提高了我科在地区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是一个基础设施完善、医疗设备先进、技术力量强,集保健、预防、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专科性较强的临床科室,是广东医学院和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重点学科,是粤西地区综合实力较强的妇产科。我科拥有一批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专业素质高的医疗技术力量,对于产前检查、病理产科、妇科肿瘤、普通妇科、妇科内分泌和计划生育等各个亚专科疾病的诊疗具有较高水平,能熟练开展妇产科的大部分复杂手术及妇科微创手术。近年来,我科以产科危重病的诊治、妇科微创技术、盆底康复技术和肿瘤诊疗技术为重点发展方向;做好婚检和产检,指导孕产妇的保健,做好胎儿及新生儿的监测,提高围产期诊疗水平,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建立高危孕产妇监护中心,做好集中管理与专向指导,继续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同时对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产后出血、DIC及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等危重病人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母婴的死亡率;积极发展微创技术,树立微创品牌,宫、腹腔镜技术及阴式系列手术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视妇科肿瘤的诊治研究,实施妇科肿瘤的诊疗规范化;致力于开展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治疗技术的研究。 广东医学院及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每年均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本学科的科研及基础设施的建设,近3年我科共承担科研项目共39项,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我们配备一支优异的医疗技术团队,临床医师系列共有33人,其中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9人。研究生以上学历17人,其中博士2人;我们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高、精、尖的技术服务于病人,以高品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呵护患者的健康。 为了实现目标,我们将争取引进高端人才,加强人才培养,完善医疗科研设备,全面提高医疗水平;争取获得更多新项目的资金资助,加强与院内外单位的合作,争取进行一些大型、系统化的科研,加速成果转化,使科研成果尽快服务于临床。
1. 历史回顾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始建于1964年,是广东省重点科室,临床医师培训基地。承担了粤西地区进修医师的培养任务,是广东医学院儿科学专业人才教学实践基地。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广东医学院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 2.现阶段 2010年1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命名为“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中心设有4个病区,包括神经、泌尿、内分泌、心血管、消化、呼吸、血液、新生儿、重症监护等专业,共有床位142张。具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包括呼吸机7台,纤维支气管镜1套,肺功能检测仪1台,层流床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备有新生儿辐射台11张,新生儿暖箱17台,新生儿蓝光治疗仪3台,脑干听觉诱发筛查仪1台等。中心备有儿科病人救护车2辆,方便病人检查及门诊病房间转运。2012年新生儿专科获省级重点专科,血液病专科获广东省农村儿童白血病定点医疗单位。 3.年门诊量 儿童医学中心年门诊量达11万人次,其中急诊患者2万人次。 4. 目前医学中心医疗能力 儿童医学中心具备完善的医疗条件,先后开展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儿童肺功能检测、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呼吸及辅助呼吸治疗、肠道外营养能等诊疗技术均在粤西地区先进水平,省内先进水平。 5. 人才培养方面 儿童医学中心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科室共有医疗专业人员88名,护士53名,技术人员9名。医疗人员中包括主任医师7名,副主任医师7名,主治医师6名,住院医师9名,拥有硕士生导师7名,博士学位获得者2人,硕士10人。儿童医学中心每年为医学院培养硕士研究生13-15名,26年来共招收儿科学硕士研究生90人,毕业59人,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经验。2000年儿科学被评定为广东医学院院级重点支持学科,2005年被评定为院级精品课程及优异课程。获南粤优异教师称号2人,“千百十工程”院级重点教师4人,院级名师1人。学术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学术队伍团结协作,学术思想端正、活跃,能持续不断地进行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6. 目前医学中心科研能力 科室学术气氛浓厚,学科点自从建立以来,就确定了以科研为龙头,带动医疗和教学全面发展的方针,目前形成了一定的学科规模和特色、优势:学科建成了以小儿心脏病、血液病、呼吸疾病、新生儿及危重症、儿童保健康复等专业为龙头的儿童预防保健-医疗-康复一体化的儿童医学中心。学科形成了以肺动脉高压、血液病的防治、新生儿及危重症、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和儿童保健康复等稳定的科研方向,近年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科研成果硕果累累,近三年承担省厅局级课题11项,发表论文48篇,获广东省科技局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 7. 未来展望 拟将儿童医学中心建成环北部湾地区儿童保健、医疗中心及儿科医师培养基地,建成省级重点学科。
医生姓名:邹华芳
综合评分:4300
医生资格:主治医生
科室细分:儿科
医生姓名:徐金诚
综合评分:4700
医生资格:副主任医生
科室细分:儿科
医生姓名:林少珠
综合评分:4300
医生资格:主治医生
科室细分:儿科
医生姓名:蔡娜莉
综合评分:4700
医生资格:副主任医生
科室细分:儿科
小儿外科筹建于1990年,成立于1999年,是粤西地区成立较早的小儿外科,已成为粤西地区小儿外科医教研中心。现有医师7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在读博士1名,硕士2名。现专科有固定床位28张,每年收治病人1300人次左右,年门诊量达2500人次,手术量近600人次,手术及诊治疾病覆盖小儿普外、新生儿外科、小儿泌尿外科、小儿骨科、小儿胸外科等专业。我科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达到省内先进水平。近年来还先后开展小儿腹腔镜下的阑尾切除、胆囊切除、梅克尔憩室切除和巨结肠根治手术。科主任吴江,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副主委。获省厅级课题3项,湛江市科技进步奖4项。先后培养儿外专业硕士研究生近10名,毕业分配遍及全国各地。此外,我科年接收小儿外科专业实习的本科教学200人次。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创建于1970年,由知名耳鼻咽喉科学专家戴复华教授担任首任科主任,在他带领下,将耳鼻咽喉科学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学科发展为广东省较早的耳鼻喉科学硕士授予点。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承担着耳鼻喉科学医疗、教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成为粤西地区较大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设置正式床位43张。作为二级医学学科,已逐渐建立了耳神经外科学、耳显微外科学、鼻科学、变态反应学、咽喉外科学、头颈外科学、内窥镜外科学等三级医学分支学科。学科设有听力检测中心、内窥镜中心。现有医技人员18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11人,中级职称医技人员2人;具有硕士学位7人。 在历届科主任带领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技术特色特色。 (1)耳科:购置了瑞士“贝尔”耳科电钻,S88蔡司显微镜,具有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声阻抗 、耳声发射等检查设备。开展耳鼓室成型、乳突切除术、改良乳突根治术等。(2)鼻科:具有鼻内窥镜、动力系统,开展免疫功能检测仪在变应性疾病中的应用。开展功能性鼻内镜鼻窦开放术、鼻-鼻窦恶性肿瘤切除术、上颌骨切除术以及内窥镜延伸技术(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视神经管减压术、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等。(3)咽喉头颈科:具有纤维喉镜、等离子治疗仪。开展了全喉切除术、喉功能保全手术、带蒂肌皮瓣头颈缺损修复术(胸大肌皮瓣等)及胃咽吻合术、上段食管癌根治术、气管袖状切除及修复术、规范的择区性颈清扫在头颈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喉上神经保留及会厌成型术在声门上型喉癌的应用、双蒂肌骨膜瓣在声门型喉癌切除修复中应用、等子刀等微创手术器械在鼾症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应用、甲状腺喉返神经解剖术、Pearson手术、Tucker手术等。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中心目前拥有开放床位220张,医护人员130名,其中医生45名,护士67人,健康助理员4名,技术人员14名。其中硕士生导师7名,博士5名,硕士18名。留学归国人员1名;医师中具正高职称10名,副高职称8名,中级职称17名,住院医师10名。肿瘤中心学科带头人余忠华主任是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的专家。 肿瘤中心自开科以来,注重各病种的规范化治疗,与本专业国际较新的治疗进展接轨,将较新的治疗指南和治疗规范结合中国的国情,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采用个体化、低毒高效的综合治疗模式,注重减轻患者的放化疗副反应及不良情绪,将肿瘤患者的放疗、化疗、生物靶向治疗、热疗、中医中药、心理辅导治疗和康复治疗相结合,进行饮食营养的指导及肿瘤的预防与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在恶性肿瘤的诊断及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在鼻咽癌、肺癌、乳腺癌、胃肠癌、宫颈癌、食管癌、淋巴瘤、肝癌等疗效显著。使许多恶性肿瘤患者获得了新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赢得了同行的首肯、患者的信任。我们拥有粤西先进的进口医科达PRECISE直线加速器治疗系统、美国史赛克头部X刀计划治疗系统、东芝TOSHIBA较新的模拟定位机,高剂量率近距离后装治疗机,全身深部射频热疗机,微波热疗机、微波射频消融机等设备,已成熟开展精准放疗正向调强照射技术、立体适形放疗技术、半束照射野技术、同步放化疗、以及放疗联合靶向治疗的新的治疗模式。同时,肿瘤中心员工具备高等教育能力,肩负着本科生的临床肿瘤学和放射肿瘤学的教学工作;承担肿瘤学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注重科内员工培训,推荐至国外以及国内知名的肿瘤医院培训进修,定期举办和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并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国内、省内、网络学术活动和科内学术交流活动。肿瘤中心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目前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承担卫生部课题2项、省级和市级的科研项目62项,每年均有多篇SCI论文和几十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目前共获得了200多万的研究经费及研究设备,创建了配备电子荧光显微镜的肿瘤分子基因实验平台。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是一个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科室,承担着口腔科学的教学、医疗及人员培训任务,现有医生19名,其中主任、副主任医师7名,博士2名,硕士9名,均毕业于我国以口腔专业闻名的知名医学学府,多位医生曾在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科室配备国际优异的牙科综合治疗台及根管显微镜、超声根管治疗仪、超声骨刀、种植机、微电力系统等先进设备,现有牙科诊位16台,专科病床15张。 口腔门诊开展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粘膜病、儿童牙病的诊治,牙及牙槽外科、颞颌关节外科、口腔种植、口腔修复、口腔正畸、牙齿美容、口腔预防保健咨询等业务。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现有在编人员33人,是一支人才梯队合理,人数和技术力量居省内先进行列的眼科专业队伍。医院的各种眼科设施代表了眼科设备发展的较新技术,是广东省西部地区卫生医疗发展史上眼科设备具综合优势与前列技术的医院。购置了国内外先进的仪器设备(如准分子激光治疗仪、白内障超声乳化仪、玻璃体切割仪、大型进口手术显微镜、眼科YAG及眼底激光仪等)。现介绍几项具有特色的医疗项目。 (一) 准分子激光:准分子激光手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近视治疗中,因准分子激光手术具有切削整齐光洁、精准性高、预测性强、稳定性好、合并症极少等特点,可治疗近视、远视与散光,只需短短的几十秒钟就可让你摆脱近视、远视与散光的困饶。 (二) 视网膜断层扫描仪简称HRT:采用共焦激光技术对视盘进行断层扫描后重建成3D图象并进行多种立体测量。能为医生提供多种定量数据并发现视盘立体结构的细微改变。在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临床监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将能产生荧光效应的染料快速注入血管,同时应用加有滤色片的眼底镜或眼底照相机进行观察或照像的一种检查法。可检查到许多单用眼底镜发现不了的情况,而且利用荧光眼底照相机连续拍照,使眼底检查结果更客观、准确和动态,从而为临床诊断、预后评价、治疗、疗效观察以及探讨发病机理等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四) 玻璃体手术:玻璃体手术被认为是眼科治疗史的一大革命,使许多过去被认为不治之症的眼疾获得治疗。随着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与经验的积累,手术适应症不断扩大,在发达国家的眼科中心,玻璃体手术仅次于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成为第二位主要的眼科手术。现代玻璃体手术的适应症日益扩大,不但能切除玻璃体腔内的病变玻璃体,还能切除软性白内障、瞳孔膜、进入前房的晶体、玻璃体、血块,并能清除视网膜表面的机化物。手术范围除角、巩膜外,几乎遍及整个眼球,使过去许多不能治疗,甚至无法想象的眼科疑难病得到医治。此技术的应用,使我院眼科水平上了一个更新的高度。 (五)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一种先进技术,它依靠超声波产生的强大瞬时冲击加速度、声微流和空化的共同作用使晶体核成碎片,并在液体中将其乳化,再通过负压吸除。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较常规手术方法具有操作灵活,手术简便,时间短(几分钟)、切口小(2~3mm)、无痛苦、无缝线、并发症少、愈合快等优点。 (六)角膜内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对角膜透明至关重要。用临床角膜内皮显微镜(即镜面反射显微镜Specularmicroscope),通过所拍摄的照片可以观察角膜内皮细胞的大小、 形状、细胞密度和细胞的转变过程,对内皮细胞的形态改变可以做深入的了解。对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的人可以了解其角膜内皮状况。对角膜材料保存的评价,对内眼手术是否可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七)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非创伤性、非浸入式眼科高分辨率的医学影像技术,能即时获得视网膜的断层图像,显示视网膜细微结构的变化,并进行精准的量化测量,为实现活体观察眼细微病变提供了新的途经和研究方向。OCT 成像使用了较新的高分辨率扫描技术,除具有无创伤、可重复性好的优点外,它能够测量分辨率 ≤ 10μm 的组织和距离,并提供视网膜横断面的图像,三为一体的分析视网膜厚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以及视盘,实时客观显示测量活体组织结构,为临床分析诊断眼底疾病提供依据。OCT检查作为一个新的工具,从组织学角度诠释了眼部相关疾病的特点,对相关眼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跟踪、疗效评价等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可广泛应用黄斑病变及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同时可用于病情监控、疗效评价及发病机理讨。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是急危重医学中心(急诊科+危重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份,建立起了以“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危重症监护”为模式的现代急诊医疗体系,形成了高效的生命绿色通道。目前急诊科是湛江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规模较大的中心急救站,是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 急诊科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医护人员55名,其中医生22名,护士33名。现有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10人,硕士6人。急诊科拥有先进的急救设备和诊疗仪器,对本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和急危重症有丰富的诊治经验。院前急救配备有多功能救护车5部,随时听从湛江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的调度,到现场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在为市民提供日常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同时,还承担湛江市重大灾害性事故的紧急医疗救援任务,并为湛江市举行的国际、国内各类重要会议和重要活动提供医疗急救保障。 急诊医学教研室承担着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及成人专、本科的急诊医学教学任务。近年来,急诊科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9项,在各类医学杂志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 急诊科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优化服务流程,美化就医环境,以温馨、热心、爱心对待每一位患者。急诊科先后获全国学习型先进班组、广东省“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先进班组、湛江市“五一”劳动奖状、湛江市“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标兵班组、湛江市先进职工小家、广东省南粤女职工文明岗、湛江市女职工文明岗、湛江市“青年文明号”等殊荣。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创建于1972年,1993年成立皮肤性病研究所,199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被评为广东省卫生厅“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重点专科,2006年被遴选为第八轮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2009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列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学科,是粤西地区皮肤病与性病学医疗、教学、科研中心,2011年获批省级专科医师培训和药物临床试验基地。2012年被遴选为第九轮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 学科目前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7名,教授(主任医师)7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3名,副主任技师1名,主管技师1名,助理实验师1名,技师3名,护理师8名。其中博士5名,硕士8名, 学科分设专科门诊、专科病房、皮肤性病研究所。病房有定编床位21张,年住院病人600余人次,年门诊量近6万人次。设有皮肤激光美容治疗室、皮肤外科手术室、过敏原检测与治疗室、真菌实验室、性病实验室、皮肤病理室、免疫实验室、医学摄影室。配备MedLite C6激光治疗仪、三维点阵铒激光、超脉冲CO2激光、高能紫外线治疗仪、窄谱UVB光疗仪、Bio生物测敏治疗仪、MORA生物物理治疗仪、光动力学治疗仪、Ellman射频刀等先进仪器设备,可开展真菌培养和菌种鉴定、性病病原体检测、皮肤病理、免疫病理、过敏原检测等检查,以及皮肤美容激光、CO2激光、冷冻、射频刀、皮肤外科、自体表皮移植、UVB光疗、光动力、脱敏等治疗。对各种皮肤病、性病的诊治均有独到之处,尤其是皮肤真菌感染、过敏性疾病、结缔组织病、银屑病、大疱性皮肤病、重症药疹等诊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达国际先进。 目前主要研究真菌性皮肤病、免疫性皮肤病及遗传性皮肤病。发现了世界首例厚皮马拉色菌、球孢枝孢、真皮毛孢子菌、球黑孢霉引起的皮肤和甲感染,头皮毛囊炎样损害为特征的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国内首例斑替支孢瓶霉引起脑脓肿、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棘状外瓶霉所致暗色丝孢霉病,发现了一个毛孢子菌新种,命名为耐热毛孢子菌,命名了一种新的皮肤病—获得性对称性肢端角化病,研究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及易感因素,发现饮酒增加银屑病的发病风险。同时,根据临床经验编写了一系列国内有影响力的专著和教材,共主编专著30部、教材2部。2010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课题4项,在研经费400余万元,发表论文53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8篇,研究成果获2012年湛江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此外,本学科是全省惟一招收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方向本科生的学科点,2001年以来共招生12届634人,1996年以来共招收硕士研究生92人(毕业67人),2011年招收博士后1人,每年招收进修医师约10人。是粤西地区惟一的皮肤病与性病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每年可招专科医师2名。已成广东省皮肤病与性病学医疗、教学、科研中心之一。
于1991年开设心理咨询门诊,并于2000年7月设立心理科病房,是设立在综合医院的全开放式心理病房。本科集精神医学和临床心理学的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设有床位45张,共有医护人员20名,其中高级职称3名,副高职称3名,中级职称5名。 本科特色: 1. 医务人员:我科医务人员知识面广,具有扎实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人文医学知识,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思想指导医疗行为。 2. 心理病房:是全开放式的心理病房,病房与普通内外科病房一样开放;光线明亮,通风,整洁,安静,并设有空调,周围有花园式的休闲活动场所。 3.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相结合,中西医学和人文科学相互促进,让有心理障碍、精神障碍患者获得有效治疗,使患者全面的康复、回归社会。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成立于1993年,是一个独立的、多功能的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临床学科,是粤西地区康复医学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现具备业务用房约1500平方米,包括康复病区和门诊两大部分。病区具有无障碍设计的病床36张,设有康复评估室,运动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认知、言语障碍治疗室,理疗室,体疗室,心理康复治疗室。门诊设有低、中频及高频电疗室。 承担了广东医学院临床学院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康复医学方向) 的康复医学教学任务,其中包括临床康复学、康复疗法学、康复评定学等学科。设有康复医学实验室、教研室。 近年来承担广东省卫生厅课题2项,厅局级以上临床科研项目6项 ,湛江市科学技术奖励2项,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31篇。还参与《广东省社保诊疗常规》、《医院诊疗常规》、《中国骨科全书》等文献的编写工作。 康复医学科现有人员3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6人,科室人员大部分曾到北京、南京、广州等合作单位培训。具备粤西地区人数较多的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各级人员。 康复医学科成立已近20年,围绕着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及心肺系统进行一系列的神经康复、骨科康得和内科康复治疗,主要有以下治疗项目。 运动治疗:(包括神经肌肉促进技术)适用于脑外伤、中风、脊髓损伤、骨关节疾患的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 作业治疗:训练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言语矫正、吞咽障碍训练。 心理治疗、认知障碍的训练。 传统康复治疗:按摩、针灸、拨罐、牵引。 物理治疗:热疗、冷疗、电疗、光疗、体操、器械等进行治疗。 肌电生物反馈运动控制系统、平衡检测训练系统、言语障碍诊疗。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成立于1970年建院之始。经过几代中医人的不懈努力,现有中医科门诊、中医科病区、中医学教研室、中医药研究室和病证结合实验室等。正逐步形成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保健、科普、文化“六位一体”全面发展的新格局,使本学科的发展在粤西地区处于先进行列。 中医科拥有一支医德医风高尚、医疗技术精湛、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创新能力强、重视文化建设的中医药医教研队伍。目前有医护人员31人,其中医生18人,包括正高职称8人,副高职称4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4人。退休返聘教授6人。目前有国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名和学术继承人3名,广东省名中医1名,湛江市名中医2名,全国优异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对象1名,广东省优异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对象1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名。 中医门诊按各位医师的专业特长又分为中医内科、针灸科、中医骨伤科、中医妇科、中医肿瘤等。中医门诊平均每年接诊6万多人次。中医科有44张床位,坚持中西医结合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式,现在每年诊治病人1000多人次。中医科为患者提供中药饮片、中成药、针灸、推拿按摩、穴位贴敷、穴位埋线、刮痧、拔罐、牵引、膏方定制、中药热奄包、中药熏洗、中药涂搽等中医药服务,形式多样,中医药特色鲜明,多次获评院级“先进科室”。中医内科和针灸科被湛江市政府评为“湛江市中医名科”。2012年,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被评为“广东省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1997年来至今,先后承担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10余项市厅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0多本。《中医学》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拥有2名院级“临床教学名师”,“中医学专业资源库”建设获校级“151”工程一等奖。2000年起,开始承担研究生的中医教学工作,目前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名,已经独立培养博士4名,硕士毕业生10余名。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专业创建于1972年。40年来,本专科收治了来自粤西、海南、广西等地区的大量烧伤病人,多次组织医务人员参与湛江地区成批烧伤病人的抢救及治疗工作,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及社会效益。目前,本专科设置17张床位,医生、护士都经过系统的医学教育及专科培训。科内各种设备齐全,能熟练开展自体微粒皮移植术、异体皮开窗嵌自体皮移植术、异体真皮+自体表皮移植术、Recell皮肤移植术等等各种植皮术及皮瓣转移术,对电烧伤、化学烧伤、放射性损伤及烧伤后期的整形治疗也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科室主任李瑞俊主任医师现为中华医学会广东烧伤分会常委,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烧伤创面的处理及烧伤感染的研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专业杂志发表了多篇论著。本专科近几年来获得省、市级科研项目立项三项,发表十多篇科研论文,每年参加各种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营养科成立于1991年,是粤西地区成立较早的营养专科之一,营养科实行在主管院长领导下科主任责任制,按医技科室进行管理。 临床营养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很多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类的营养状况不良或不良的饮食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临床治疗的同时,营养治疗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民开始注重提高生活质量,关注自身健康,民众的保健意识不断地加强,饮食营养悄然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科室目前拥有科主任1名,副主任技师2名,主管技师1名,住院医师1名和饭堂工作人员40余名,负责全院患者的饮食与饮食营养治疗工作,对需要营养治疗的各科室病人,营养师每日进行查房,了解病情,临床诊断及处理,对治疗饮食的要求,查视病人,了解生活习惯,进行膳食调查,做出营养评估,写出正确营养治疗计划,督促营养治疗计划实施,并观察疗效,做好查房记录。主要开展的工作包括:负责住院病人多种膳食的设计、制备与供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营养状况,提出与制定病人的营养治疗方案,承担疑难患者的营养会诊任务;危重病人的肠内营养治疗;教学上承担多级营养教学、进修生和实习生的培训实习,及在职人员的职业教育等任务;开展科研工作,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不断总结与改进工作,以提高业务水平;对群众进行科普宣传,对住院病人进行营养指导;监督食堂饮食卫生和指导营养配餐等工作,保证提供良好的食物质量与营养治疗。我们的营养治疗工作对病人病情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缩短了治疗周期,降低了治疗费用,减轻了病人的负担。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于2009年成立,中心拥有的医疗、技术和护理人员共14名技术人员,其中妇科医师5人,男科医师1人,实验室技术员4人,护理人员4人。科室人员曾在卫生部规定的培训基地进修,其中包括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武汉同济医院生殖中心,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庆妇产科医院和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等。年门诊就诊患者2万余人次,2010年4月开展夫精人工授精,2012年9月经广东省卫生厅专家组评审通过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其卵胞浆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 生殖医学中心位于医院门诊8楼,总面积870平方米,包括门诊区,人工受精室,胚胎实验室,冷冻室,取卵室和胚胎移植室等。中心内有先进的诊疗仪器,包括IVF工作站,显微操作仪,倒置相差显微镜,CO2胚胎培养箱,程序化冷冻仪,CASA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和彩色超声诊断系统等。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目前已经具备的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简介: 1. 各种不孕不育的检查、治疗 2. 夫精人工授精(AIH) 3. 附睾穿刺取精术(PESA) 4. 睾丸活检/穿刺取精术(TESE/TESA) 5. 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IVF-ET) 6. 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 7. 胚胎辅助孵化技术 8. 卵子、精子及胚胎玻璃化冷冻复苏技术 9. 多胎妊娠减胎术 10. 异体淋巴细胞免疫治疗 11.经阴道B超介导下卵巢囊肿穿刺术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男性学实验室目前已开展的各种检查项目简介: 1. 精液常规分析 2. 精子形态检查 3. 抗精子抗体混合凝集试验 4. 离心后找精子 5. 精浆生化(果糖、锌和中性α-葡苷酶) 6. 精子顶体酶活性测定 7. 精液白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检查 8. 性交试验 9. 精子-宫颈粘液接触试验 10. 宫颈粘液评分 11. 尿促黄体激素(LH)排卵预测 12. 尿妊娠试验 13. 精液优化处理
麻醉科是临床一级学科,麻醉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和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广东医学院重点扶持学科,是粤西地区麻醉学医疗、教学、科研中心。目前在编医务人员44人,其中医生40人、护士2人、技师2人,高级职称19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17人,博士2人、硕士8人、学士25人。麻醉科设有临床麻醉、疼痛门诊、麻醉后恢复室,拥有手术室22间,麻醉后恢复室1间,疼痛门诊1间。每个手术室都配置具有各种型号的高等麻醉机、监护仪和其它相关医疗设备。
重症医学科(Critical Care Medicine,CCM)是广东省临床重点学科,硕士学位授予专科,粤西地区重症医学医疗、教学、科研中心。目前在编医护人员54人,其中医师16人,护士38人,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1人,博士4人、硕士8人,学士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目前开放床位20张,其中万级层流病床16张,千级层流隔离病床4张。
高压氧治疗科前身为高压氧室,于1991年11月成立,是粤西地区开展多人氧舱治疗较早的科室。科内现有正高技术骨干1名,副高职称3人,其中一名是广东省高压氧学会委员,并选聘为广东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对高压氧的治疗和管理均有丰富经验。科室有多人多功能氧舱一台,是国内先进的多人氧舱。氧舱内配置省内首台同步音像视频系统,治疗时更具人性化;大循环冷暖两用中央空调,使治疗更舒适;每个座椅均配套多功能吸氧仪,满足各类患者治疗的需要。单人婴儿氧舱5台,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尽早治疗开辟了新途径。多功能氧吧6套,满足亚健康人群的需求。现已成为粤西地区较大的高压氧治疗中心,治疗数二十万余人次,对co中毒、颅脑外伤术后、脑梗塞、脑出血、牙周病、骨科手术术后、植皮术后的康复有明显疗效,治疗婴儿缺氧性脑病已超十万人。开科以来,一直坚持安全操舱的规程,杜绝事故,疗效肯定。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是一所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综合性现代化教学医院。医院人才济济,现有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100多名,正副教授300多名,主治医师300多名。医疗设备先进,拥有全身64层螺旋CT、核磁共振、ECT、数字化放射成像系统(DR)、计算机放射成像系统(CR)、数字化乳腺机、全数字彩色声像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脑彩超、各种内窥镜及各种先进的治疗设备等。医院现有40多个临床医疗专科、20多个医技科室。近年来,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1993年被卫生部命名为三级甲等医院,1999年又被卫生部命名为全国百佳医院,2005年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保健中心依托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人才、设备优势和多年来从事体检工作的经验,能够根据被检者的不同需求提供各种专业化、人性化的健康体检服务。体检中心设在住院大楼前广场北侧,内设中央空调,环境优雅、舒适,与患者检查分开,避免交叉感染 。中心内有彩色B超、黑白B超、心电图、脑彩超等各专科检查的常规检查设备,免去您来回奔波之苦。体检中心还有配置齐全的大型体检车一部,可上门为客户提供体检服务。体检保健中心采用多种多样的服务方式(如预约或上门服务等),为单位、家庭、个人提供方便、快捷、热情、周到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