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一滴血或可识别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未来,孕早期的准妈妈滴一滴血,或可以识别胎儿罹患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
11月2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获悉,该院与复旦大学多学科团队合作研究发现,孕早期母亲的血浆蛋白标志物可预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日前,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旗下权威期刊《EMBO Molecular Medicine》杂志发表了该研究成果。这一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教授孙锟表示,研究团队将在更大范围的人群中验证该诊断模型的效能,并研发相关的检测试剂盒。
发表的论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供图
血浆蛋白标志物可早期预警
先天性心脏病是全球常见的出生缺陷类型,由于其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产前尽早发现先心病对于预防疾病进展、规划产前-产后连续的综合诊疗、合理分配医疗资源、降低疾病的病死率至关重要。
孕妇血液中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在产前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已受广泛关注。目前一些研究发现,母亲体内环境的变化,以及血液中各种蛋白质浓度或活性的改变,有可能影响到胎儿心脏的发育,而同时胎儿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育缺陷,也可能反映在母体外周血的蛋白质组成中。
因此,研究团队设想,检测母亲孕早期的血液中蛋白构成的变化,可能有助于建立一种客观的孕早期诊断方法,结合孕中期的胎儿超声心动图,以进一步完善先心病宫内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
基于以上假设,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合作研究团队招募了207名孕妇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其中包括104名产下先心病患儿的母亲作为病例组,以及103名产下健康婴儿的母亲作为健康对照组。
研究团队将病例组和对照组两组人群妊娠早期(10-12周孕龄)采集的血浆样本,进行了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发现病例组及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团队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了一个高灵敏度、特异性的蛋白质组合模型作为诊断工具,通过一系列测算研究,表明该蛋白质组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该研究通过基于质谱的蛋白组学检测,建立了一种客观的、可在孕早期使用的蛋白组学诊断工具,将有助于识别子代先心病高风险的孕妇。
将研发检测试剂盒,期待实现滴血识别的可能
同时,研究者发现在病例组中,上调的蛋白主要参与代谢、固有免疫反应和细胞周期途径,而下调蛋白主要参与葡萄糖代谢、脂质代谢和血管相互作用等过程。这种现象提示糖脂代谢、固有免疫、细胞周期调控、血管相互作用等,均参与至心脏发育的调控过程。已有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孕母糖尿病或肥胖症等代谢异常会提高子代先心病的发病风险,此次研究也在蛋白组学结果中反映出相关的差异。
研究团队指出,虽然目前尚未有足够的证明,胎儿生长发育和母体体内环境之间的确切关系,但必须引起关注的是,孕期糖尿病及孕妇肥胖症需要预防和干预。
此外,这项工作为先心病的研究者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蛋白质组学资源,有助于对先心病发病机制的进一步探索,并为潜在的治疗策略提供线索。英国布里斯托医学院Paolo Madeddu教授在文章上线同期发表评论:虽然孕早期母体血液蛋白质组学运用到常规临床实践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项研究对阐明母体血液对胎儿心脏发育的新机制具有宝贵价值。
在后续的工作中,研究团队将在更大范围的人群中验证该诊断模型的效能,并研发相关的检测试剂盒,期待实现滴血识别的可能,以降低单次检测成本、提高该诊断工具的可及性,有助于在欠发达地区提高先心病筛查的能力。同时,团队将进一步研究蛋白组模块与先心表型亚组的匹配现象,对发现的共同蛋白组学特征进行机制研究。
上述研究得到国家自然基金委和科技部项目的资助。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殷亚楠和谭素北、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曹丽、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王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陈玉玲,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杨海鸥为本文共同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赵健元、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丁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孙锟、赵瑞为共同通讯作者。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或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及时修改或删除内容,联系邮箱:marketing@360worldca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