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发现新型癌症治疗策略
5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马海龙、杨溪、张志愿共同通讯在期刊《Cancer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题为“Metabolic landscape of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forms a novel kynurenine/Siglec-15 axis in immune escape”的研究论文,研究结果全面描述了HNSCC的代谢情况,揭示了Kyn/Siglec-15轴可能是一种新的潜在免疫代谢机制,为癌症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治疗策略。
研究背景
新陈代谢广泛参与病理和生理过程,如生长、发育和衰老,并受到生物体的精细调节。一旦新陈代谢失调,就会出现痛风、心血管疾病等严重疾病。代谢重编程是癌症的一个关键标志,它赋予肿瘤对持续代谢应激的适应能力,从而促进癌症进展。癌细胞可以通过降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代谢适应性来抑制抗肿瘤免疫。此外,改变的代谢物可以将信息传递到细胞核中并重塑表观遗传景观。例如,几种代谢物,如蛋氨酸、乙酰辅酶A和乳酸,是调节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修饰的来源。靶向肿瘤和免疫细胞代谢,例如通过谷氨酰胺酶和葡萄糖摄取抑制剂,是一个新兴的癌症治疗领域。然而,迫切需要更理想、更精确的代谢靶点。阐明异常代谢特征对于了解肿瘤发展机制和开发新型靶向疗法至关重要。
免疫逃逸是癌症的另一个标志,它允许癌细胞通过募集抑制性免疫细胞和改变肿瘤微环境(TME)来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检测和攻击。越来越多证据表明,TME中的代谢重编程是肿瘤免疫逃逸的关键驱动因素,它改变了免疫细胞的活化、分化和杀伤。TME中的几种代谢物,如乳酸、钾、衣康酸和L-精氨酸,会损害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的功能,并支持调节性T(Treg)细胞的能量供应,以促进免疫逃逸。因此,探索驱动免疫逃逸的关键代谢物对于理解免疫逃逸机制和靶点识别至关重要。靶向代谢脆性可以重塑抗肿瘤TME,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效率。
对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免疫治疗的客观缓解率低于20%。因此,应探讨大多数HNSCC患者免疫治疗失败的机制。研究人员之前的研究表明,内源性干扰素-α和乳酸可以诱导HNSCC中免疫检查点分子的表达。然而,对调节免疫细胞功能的免疫检查点分子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乳腺癌、肾细胞癌和黑色素瘤等肿瘤中免疫逃逸的机制。揭示HNSCC中驱动免疫逃逸的机制对于提高免疫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研究发现
本研究的目的是揭示HNSCC代谢重编程的前景,并阐明代谢物介导免疫逃逸的机制。对HNSCC患者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并在代谢物刺激后进行体内TILs的功能分析。研究人员进一步探讨了犬尿氨酸(Kyn)如何调节Siglec-15参与HNSCC 免疫逃逸的下行靶点,为HNSCC更好的癌症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曙光。
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研究结果全面描述了HNSCC的代谢情况,揭示了Kyn/Siglec-15轴可能是一种新的潜在免疫代谢机制,为癌症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治疗策略。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或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及时修改或删除内容,联系邮箱:marketing@360worldca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