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协会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工作委员”委员;中国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残疾鉴定医学专家 肢体组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山西省灾害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本科,学士学位,1985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脊柱疾病、脊柱肢体畸形、儿麻后遗症、感染后骨髓炎骨缺损、骨不连并肢体短缩畸形的矫治工作,系统掌握了脊柱畸形的诊治方法,成功地治疗了大量的脊柱畸形患者。1995年参加了省委省政府组织的"山西-香港"关怀行动,诊治了大量肢体残疾患者。1995年10月首先于我省开展了《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脑瘫》的新技术,使众多脑瘫患者得到了康复。主持研究的科研成果:《小儿脑瘫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节段、比例等多项指标的临床研究》,1998年11月通过了省科委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跟骨延长治疗扁平足》,获华东科技推广大会优异论文二等奖。1994年获“全省扶残助残模范个人”,1999年获省直“跨世纪杰出青年人才”,“青年岗位能手”。2008年5月参加了山西省首批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医疗队。参加编写了2009年由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儿骨科学】分册中“先天性脊柱侧凸和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部分和【骨病与骨肿瘤学】分册中“脊柱结核”部分。2008年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现代临床诊疗学】骨科分册 副主编。2014年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Ilizarov技术骨科应用进展”编委。“Ilizarov技术治疗复杂僵硬性马蹄内翻足”发表于2012第三期【中华骨科杂志】。论文“Ilizarov技术在矫形外科的应用”、“半椎体切除脊柱截骨矫形内固定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Ilizarov技术治疗儿童僵硬性马蹄足及马蹄内翻足畸形”,“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技术治疗特殊类型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症”,多次被“中华医学会国际COA骨科学术大会”录用并交流。 2012年参加了巴西举办的“世界外固定与骨关节重建会议”,并成功举办了“山西省首届外固定与骨关节重建培训班”。2012年2月首先于我省开展了德国椎间孔镜微创技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技术,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避免了大开刀手术的弊端,为我省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并把椎间孔镜技术的适应症从腰椎间盘突出症拓展到了腰椎管狭窄症,对于不能耐受大开刀手术的老年患者,也可实施并取得了满意效果,受到了患者与国内同行的认可和赞誉,并受邀参加了上海长征医院、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北大三院等举办的椎间孔镜技术高峰论坛,并大会交流。椎间孔镜微创技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切口仅7mm)、效果好、次日即可下床活动、不破坏脊柱结构及稳定性、不需内固定、保留了脊柱运动节段、避免了邻近节段退变、更多的保护了脊柱功能、延长了脊柱使用寿命,避免了大开刀手术后腰背部僵硬不适症状及邻近节段退变的弊端。 擅长:颈椎病、胸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德国椎间孔镜技术微创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脊柱侧凸畸形;各种肢体畸形矫治:包括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膝内外翻畸形、马蹄内翻足、拇外翻畸形、扁平足,骨髓炎、骨缺损、骨不连、肢体短缩(肢体延长术),脑瘫(SPR手术);Ilizarov技术;各种创伤,骨盆髋臼骨折。